【引言】《本草纲目》中记载:"桑箕星之精神也,蝉食之称文章,人食之老翁为小童,桑叶又名:"神仙草",桑叶有着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助你远离生活的疲惫与压力。无论是细细品味,还是深入研究,桑叶都是健康生活的一剂良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让同学们领悟茶文化精华,增强文化自信,丰富乡旅学院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心理保健意识,树立科学心理健康观念,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2024年3月12日下午,由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相思岭乡村旅游产业学院副院长郑宗沧老师、陈建龙老师以及辅导员们带领乡旅学子们赴一场“春日制桑茶”之旅。
春光不负韶华,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犹如当天的阳光一样高涨,早早到达指定地点集合。首先,由郑宗沧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制茶工艺、桑茶功效、营养成分含量等和一些注意事项。接着,老师们带领同学们到桑葚园区,给同学们讲解采摘桑叶的要求,同学们有序地进入桑葚园采摘,春日融融,师生一齐劳作谈话,每个人脸上都是明媚的笑容,此时的桑葚园,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还有丝丝微风轻拂相伴,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
师生前往桑葚园(张佩楠 摄)

学生采摘桑叶(张佩楠 摄)

采摘完桑叶后,师生一行人回到野炊区,老师们讲解并示范如何揉搓桑叶,用手在茶扁上沿一个方向摊滚,使叶形大致卷曲,叶汁溢出粘附在叶面上,手搓有润滑感即可。
学生揉搓桑叶(张佩楠 摄)
接着将揉搓好的桑叶放于茶扁上,在户外搭好的架子上晾晒。晾晒一个小时左右,就开始起锅杀青,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高温杀青是以反复旋转抖炒为主,至茶青略失光泽,手感柔软,稍有粘性,始发清香;操捻成形是采用抖、炒、揉三种方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搓团显毫是形成碧螺春卷曲似螺、茸毫满披外形的关键过程;文火干燥是采用轻搓、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

学生晾晒桑叶(张佩楠 摄)

学生起锅杀青桑叶(张佩楠 摄)
最后,师生同心协力制成了桑叶茶,同学们把桑叶茶集装成品,借此契机,环绕野炊区,品茶论学,谈笑风生,享受着劳动后的成果与喜悦,一同品鉴这春日佳澧,参与活动的师生与桑茶同框合影留念打卡,共享劳动成果的喜悦。



同学们把桑叶茶集装成品 (张佩楠 摄)
最是一年春好处,唯有春茶不可负。本次心理活动深入探寻桑茶之美,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桑树和制作桑茶的过程,了解了中华茶文化的源远流长,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和传统美德。春日只此青绿,望同学们莫负这美好时光,在这个明媚的春天里,去吹吹风、看看花、采采茶,在茶水的氤氲中,赏这浮生半日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