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紧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青年的寄语精神和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学院决定组织开展2024年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二、总体思路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以学习党史团史、传承红色基因、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国家地区发展、关注社情民生、展现青年担当等为内容,以理论学习、调研考察、志愿服务和实习实践等为形式,探索实践育人新途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参与对象
相思岭乡村旅游产业学院全体学生
四、实践形式
实践分为个人实践和团队实践两种形式。
(一)个人实践
充分鼓励青年学生按照“返回家乡、就地就近”原则,
以大学生“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返家乡”“扬帆计划”
等实践项目为主要形式开展实践活动。大学生自主开展社会
实践时间安排一般不少于一周,实践期间应做好记录,实践
结束后撰写实践心得,填写《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和签订
安全责任书。相关配套政策规定由各二级学院自行制定,学
院不再做统一要求。
(二)团队实践
鼓励各学院各部门教职工积极参加,可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优势,根据活动内容,自主选择社会实践项目,选拔4-15名在校大学生组成社会实践团,填写《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申报书》等相关材料,经乡旅学院团总支进行评选。院团委将统一组织评审,并最终确定立项项目。
五、实践内容
1.实践选题
(1)理论宣讲实践团。全面贯彻落实“全团抓思想政治引领”要求,深入开展“青年大学习”行动,紧密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引导青年学生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将学习党的历史与讲述党的故事结合起来,深入一线基层、深入人民群众,面对面开展小规模、互动式、有特色、接地气的宣讲活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红色基因继承团。组织学生广泛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依托本省本市红色资源,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以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深化仪式教育,引导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3)国情民生观察团。注重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乡村振兴示范村等为现实教材,组织青年学生开展参观考察、国情调研、学习体验等活动,引导青年学生领悟党的领导、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形成正确认识,坚定理想信念。
(4)乡村振兴促进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引领学生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深入乡村一线,特别是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教育关爱、爱心医疗、科技支农、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重点项目,助力发展乡村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美化乡村环境,提升乡风文明,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5)青年志愿服务团。积极响应上级团组织“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的号召,鼓励学生主动走进社会基层,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文明实践、关爱少年儿童、为老服务、阳光助残、卫生健康、应急救援、社区治理、节水护水、文化传播与旅游服务、法律服务与禁毒教育等类型志愿服务活动,了解社会实际、服务人民群众、增强时代责任、提高社会化能力,培育心系社会、具有家国情怀的当代青年人才。
(6)文化艺术下乡团。依托大学生艺术团、文艺类学生社团,以弘扬时代精神、倡导文明新风为目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精心编排基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基层生活实际的文艺节目,到乡镇农村开展巡回演出。
(7)生态环保实践团。依托相关学科专业及学生环保类社团,前往农村基层、县域城镇和城市社区,围绕环境污染、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气候异常、资源开发、自然灾害预防等,围绕绿色发展理念,开展科普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发展建言献策等活动,形成内容科学、调查严谨的实践报告。
(8)学科专业实习实践团。鼓励各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及组织特点,聚焦社会热点,围绕志愿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专业实习实训等方面,开展“河小禹””“弘扬工匠精神”“人民墙绘乡村振兴”“禁毒防艾”“普通话推广”等实践活动。
2.专项实践活动
(1)创新创业实践专项。组织我院“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项目、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互联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项目,进行学习考察、社会调研、创新开发、创业实践等活动,获取与创新创业及科技竞赛有关的支撑数据。
(2)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实践。组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心理健康团辅等线上线下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公众加深对心理健康的认知,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聚焦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组织我校各民族学生组成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边疆民族地区、全国各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实践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学基地等,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交往交流交融。
(4)青春聚力助振兴专项。组织师生前往我院结对帮扶地区中小学校,开展一系列以思政教育、科技助农、文化宣传、支教扶智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六、实践方式
1.参与者可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任选一个实践选题开展实践。
2.团队实践成员可包括同乡、同学等(团队成员为3-5人,每人只可参加一个团队),鼓励跨班级,跨专业,跨年级组队,并且确定队长、队名以及指导老师。
3.个人实践不需要指导老师。
七、实践总结
参与本次社会实践的团队和个人,需在2024年9月20日前提交实践总结材料,材料包括如下:
1.图片、视频
个人实践需提交2-3张实践过程中的照片(至少有一张正面照)和一条30s以上的实践过程视频;团队实践需提交3-5张实践过程中的照片(至少有一张全员合照)和一条60s以上的实践过程视频。
2.实践总结
参与本次社会实践的团队和个人,根据实践内容撰写实践总结,每人一份,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突出真情实感。
3.实践登记表
参与本次社会实践的团队和个人,均需向实践所在地管理者或管理部门联系,填写实践登记表并盖章,每人一份。
八、实践要求
1.本次社会实践时间为2024年6月22日-8月30日,不得超前或逾期参与,实践时长最少一天。
2.实践中应主动与实践地管理者或管理部门联系征得同意,同时确保人身安全,谨防上当受骗。
3.实践内容应与所选选题相符,注意个人言行举止,文明参与实践。
4.实践总结材料收集由各班组织委员统一收集(团队实践由队长提交材料)并进行第一轮审核,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材料给予退回。材料提交格式如下:
①文件夹整体命名:〈XXX寒假社会实践材料〉
②照片、视频文件夹命名:〈XXX寒假实践照片、视频〉(文件夹内请将照片与视频按数字顺序重命名)
③登记表命名:〈XXX寒假实践登记表〉(文档内为登记表打印填写后的清晰照片或扫描件一张)
④总结命名:〈XXX寒假实践总结〉
团队提交材料1-2中(XXX)为队名,3-4为人名
注:其他事宜另行通知!